点击:
一、大门外
民俗风情馆创办于2002年,是利用朱氏民居改建的。原江苏省人大副主任戴为然同志出于对家乡的热爱,特意为我们题写了门额。
二、朱氏塾馆
古镇的风情,有水上的欸乃,有窑工的号子,有古刹的梵呗,在这里有时可以听到深巷里的朗朗书声。
自古以来,这里的人们崇尚读书,根据史书记载,溱潼历代的进士举人有一百多名。解放初期,还保留有私塾馆十几处,后来逐渐并入学校管理了。
这座四合院,是朱家的私家塾馆。是专供朱氏子弟读书的地方。现在成为旅游景点,对外开放,每逢暑假,还经常有孩子来这里学习传统文化。因此,有人把这里叫做“小小孔子学院”。
三、仪门
这里是朱氏古宅的仪门,请欣赏门楼上的砖雕艺术。
当中一块是“福禄寿”三星高照。
四、大厅(梅花草堂)
梅花草堂,以厅后有梅花而得名,堂上的旧额,是书法大家伊秉绶所书。“东风花信动,人间草堂开”是当代书法名家李昌集先生的作品。
五、博 古 架
陈列在大厅两边博古架上的文物,都是溱潼地区出土和收藏的。
它是溱潼古镇无声的说明、有形的见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