溱潼自古临海,水草丰茂,河东岸的村落至今还叫“海滨村”。大海东移以后,留下大片湿地,成了麋鹿、獐麂的乐园。大家也许刚从湿地公园那边游玩过,已经看到了那活蹦乱跳的麋鹿,应该告诉大家的是,这里几乎每年都有关于麋鹿亚化石出土的报道,因此说,这里才是麋鹿的真正故乡。眼前的这群雕塑,就是我们麋鹿故乡的标志。
水乡溱潼,处处美景。早在宋代就形成了许多知名景点,到了清代,乾隆年间的进士孙乔年,写下了“溱湖八景”的诗篇,其中的第一首便是眼前的“东观归渔”,也是我要为大家讲解的第一个景点。
东观,是建于后晋的一处道观。和苏州的玄妙观一样,是道士们从事佛事活动的地方。这一带就是当年观庙的旧址。观前的一泓清流,是渔船依傍的港湾。每当夕阳西下,渔舟唱晚,炊烟袅袅,星光渔火,交相辉映,正如古诗所云:
苍茫暮色夕阳斜,三两渔舟泊水涯。
白发引觞儿绕膝,醺醺红面映流霞。
终日辛勤的渔翁们在儿孙绕膝的欢乐中陶然自醉。
由于历史的原因,昔日的道观已不复存在。随着渔耕文化的逐渐衰退,渔舟唱晚的景象也将逐渐远离我们而去,为了保护好这一旅游胜景,抢救文化遗产,在这里建起一座曲廊水亭,名叫“观渔亭”,取意是“观址留芳”和“渔舟唱晚”的两层意思。大家请看,渔亭上方的这块“东观归渔”匾额,是国民党元老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所题写的。亭柱上的一幅凤顶格旧联是:“观址留芳,远寺疏钟初夜月;渔舟唱晚,小桥流水夕阳天”。把这里夕阳下的景致描绘的淋漓尽致。
溱湖水除了给予溱潼人丰厚的物质馈赠外,还给了溱潼人聪慧灵秀之气,培育了多少远近闻名的文星武将。请看这座与“东观归渔”彼此响应的“双魁阁”。
双魁阁是为纪念清代刘荣庆、刘国庆及当今的李德仁、李德毅两对弟兄各自创下的辉煌业绩而建造的。溱湖南岸雁子墩刘氏“一门五都督,三科两状元”,从明到清喧赫乡里达五百年之久。当代的李德仁、李德毅兄弟二人五院士,真是“古有三科两状元,今有弟兄五院士”。古今双魁,为溱湖八景增添了新的辉煌。
溱潼是江苏省的三大锅底洼之一,国家级湿地生态保护区,水质清纯,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交汇处。这里的水生物质营养丰富,出产的水产品质优味美,品尝后回味无穷。如今这里仍是渔家的乐园,河东就是水产批发市场,闻名全国的"溱湖八鲜"就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大江南北,尤其以麻石铺等品牌为主的鱼饼、虾球更是席上佳肴。相传它的制作工艺早在康乾时期就传入皇宫大内,是御膳房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名宴,近年来也常以家乡菜的身份,出现在中南海的餐席上,深得中外友人的青睐。